浙江在线3月26日讯(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施佳琦 记者 黄珍珍)又一年清明将至,浙江各地即将迎来祭扫高峰。面对逝者,丧葬大事总是牵动着亲属的心。在3月25日召开的浙江省2018年清明新闻媒体通气会上,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我省各地陆续出台丧葬礼俗改革的实施意见,推动移风易俗、倡导丧葬礼俗文明,新型治丧模式逐步形成。
严禁丧事扰民
文明治丧有标准
湖州市长兴县于2015年10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了《关于文明治丧 严禁扰民的通告》,2016年全面实行以来,全县8000多支丧葬队伍无一携带电子炮车和乐队,一改昔日喧嚣吵闹场面,每户丧属也减少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丧葬负担。
据悉,长兴辖区内共登记在册电子炮车24台、乐队31支,通过县、乡、村三级信息互连互通,从源头上遏制了跟随丧葬队伍的炮车和乐队,并对其进行严格管控。县民政宣传车经常在城乡街头作耐心劝导,文明治丧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。
宁波市象山县2016年起倡导丧事简办,简化治丧仪式,停柩时间一般为3天至5天,提倡当日入葬,不搞二次送葬,丧宴规模控制在300人以内。
去年6月,温州乐清市召开了规模空前的6000人丧葬礼俗整治工作动员大会,规定自2017年7月起,市民操办丧事必须严格按照《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丧葬礼俗整治工作的通告》要求执行,治丧天数、花圈数量、乐队规模、殡葬车辆、用餐桌数都有了明确上限,违规治丧场所、改装花车、烟花爆竹、超标丧葬用品、新建翻建私坟与骨灰装棺均被严格禁止。
减轻群众负担
集中守灵治环境
为改变本地治丧尤其是守灵方面的陋习,舟山市、宁波市镇海区、玉环市等地区,为辖区丧户提供集中守灵场所。在自家设灵堂,扰民、污染的现象正逐步被遏制。
舟山自2010年起,开始推进集中办丧场所建设,先后以舟山市殡仪馆和普陀区殡仪服务中心成功经验为借鉴,相继建成岱山、嵊泗殡仪服务中心及桃花、秀山等一批乡镇殡仪服务站,至2018年3月,两县两区均已建成集中办丧场所,实现县级殡仪服务中心全覆盖。
在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减免的基础上,所有县级殡仪服务中心对前三天守灵服务给予50%至100%的减免,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。2017年,舟山本岛城区集中办丧1336户,城区集中办丧率提升至83%;岱山县殡仪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仅两个月,城区集中办丧率也已达70%,成果斐然。
在宁波市镇海区,新建的福利关怀院于2017年2月投入使用,新院总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,各项设施完善,大到各功能用房的分布,小到悼念、祭祀厅防滑地砖的配置,为丧户集中治丧提供温馨环境和周到服务保障。同时严格落实“阳光殡葬”,坚持殡葬服务项目、收费标准、服务内容、服务程序、服务承诺、服务监督“六公开”。
台州玉环市殡仪馆扩建的新馆,建有殡仪服务楼2幢(含大中小守灵室34间)、骨灰楼1幢、遗体整理楼1幢、综合服务楼1幢等,设施完备,为集中守灵提供了保障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馆还召开了守灵室命名论证会,邀请行政部门、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,积极商讨、反复论证,根据当地人文、习俗等情况,从生命文化、词组词性、含义特点、实用易记等多维度为守灵室命名献计献策。此举旨在为丧户营造温馨便利的集中治丧守灵环境,在全省尚属首次。
鼓励海葬、树葬
节地安葬利生态
节地生态安葬是近年来殡葬改革的核心要旨,也在浙江得到了大力推行。2017年,全省生态葬法奖励措施实现全覆盖,节地生态安葬率达51%,提前实现国家“十三五”节地生态安葬目标。
今年清明前夕,杭州主城区6家公墓(陵园)开辟出一个个别致典雅的景观节地生态示范区,一改传统墓园暮气沉沉的样式。在浙江安贤园、杭州钱江陵园、半山公墓、龙居寺公墓、第二公墓和径山如意园等公墓(陵园)内,开设了树葬、格位葬、花坛葬等多种节地生态安放形式。这些公墓(陵园)将生态安葬与景观结合,同时提供生命晶石、可降解骨灰坛等新型安葬形式的针对性服务,实现祈福、纪念等多种功能。径山如意园还提供智能龛位,方便家属追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