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生命里》
如何与生命做最后的告别
本刊记者/李行
本文首发于总第879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
“死亡病人,226床陈晓军,预计生存期是1个月,实际住院天数是25天。新病人,203床汪明昌,胃癌,患者知道自己的状态,有死亡准备。”
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有一个舒缓疗护区,在每周一早上8点的例会上,基本都会通报类似这样的病人信息。
这些病人的生存周期,基本上都不会超过3个月。服务中心有一套针对临终患者的评分制度:结合患者的病情及生存期、入院意愿、对临终关怀服务适应性、家人的支持度等综合情况,提供相应的个体服务。
纪录片导演吴海鹰在2015年的一年时间里是这里的常客。他一个人扛着机器拍摄医生和临终病人,最终剪辑成每集40分钟,共三集的纪录片《生命里》,不久前上线网络,引起网友热议。
像此前的纪录片《生门》《人间世》一样,此片也是一部发生在医院内部的医疗题材纪录片,区别之处在于本片的主题是:临终关怀。
有位病人提前让家属拿来了自己年轻时的照片,亲自挑好自己的遗像,挂在床头。
在外人看来,这多少有些残酷,老人却把这一切看得很淡;
一个护士跟另一位病人谈到了之前有病人自杀的情况,这位病人也坦率承认自己也曾考虑过自杀,但是想到自己的两个孩子,还是舍不得;
一位吹葫芦丝的老爷爷,安排后事时要求,不要大操大办葬礼,不要给子女留下不必要的麻烦,他想静静地离开,让一切化为灰烬。。。。。。
被拍摄四十多位老人在最后的岁月中都表达过对“生”的留恋,对“死”的恐惧,就像片头台词说的那样,“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声”,弹幕上不少年轻人则因为他们的故事流泪。
纪录片每集讲述2~3个临终病人的家庭故事,也将每个家庭直面死亡的课题直接推到观众眼前。有家属到了安宁病房,会说:“这个病房挺好的,装修得很漂亮”,其他家属则回应:“好有什么用,到这样的病房来都是等死的”;
服务中心的护士给志愿者讲解医院的规则时提到,如果有病人过世,就从另外一条走廊推去太平间,“活人和死人不要走同一条路”。
况且,白天推遗体从门诊大厅里经过,对其他人也是一种刺激。这个服务中心周边都是住宅小区,很多住户会在自己房屋外墙装上镜子,以此来驱除晦气。面对死亡,人们总是有很多忌讳。
导演吴海鹰学过医,对死亡并不忌讳,但也听众朋友的建议,拍摄期间,一直穿同一件衣服,拍摄完也并不直接回家,而是到超市等得有“人气”的地方逛一逛。
他原本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的导演,这个纪录片选题的缘起也是因为他的父亲因患膀胱癌而离世。
父亲年迈时患癌,军人出身,性格刚强的父亲经历后期的治疗时也是痛不欲生。陪伴父亲最后时光的那段时间,他开始关注临终关怀的议题。
“我父亲是当兵的,其实对死亡本身并不恐惧,但这个过程是可怕的。临终关怀,重要的不是治疗,而是心理疏解。某种程度上,护士比医生更重要。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感觉倍加孤独,感觉被亲人们抛弃了。聊天、拥抱、肌肤接触等方式都会给病人莫大的心理安慰。正视这些问题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吴海鹰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说。
纪录片《生命里》导演吴海鹰。图/受访者提供“是莫大的遗憾,也是安慰”
起初,吴海鹰设想的是起码要拍摄100人,教授、军人、孩子、富人、穷人。。。。。。他想从不同身份的病人身上看到不同阶层对死亡的认知差异。
但在一次次被家属拒绝拍摄后,就不再抱有这样的奢望,只要能同意被拍摄,他就感激不尽。
医务人员对镜头也很抵触,此前有些电视台去采访过多次,但跟吴海鹰拍纪录片不一样,长期的跟踪拍摄要求他们绝对真实。
前两三个月,医务人员都有意躲着镜头,基本上没拍到有用的素材,吴海鹰也并不着急,他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。
吴海鹰的母亲已经80多岁,身体不好,需要他每天做饭。但在拍片期间,他不得不请保姆过来帮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