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1日,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、省财政厅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我省民生实事资金总量约1800亿元,比上年增加200亿元,围绕八个方面集中力量办实办好51件实事。
■新闻客户端讯记者王樊/文
医疗保障和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投入最大
据悉,51件实事涵盖就业和创业、社会保险、抚恤和社会救助、医疗保障、教文体、住房保障、扶贫开发和群众生产生活等八个方面。
其中,医疗保障和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社会事业两方面投入最大,各安排财政性资金约390亿元。
医疗保障方面,包括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,积极实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扶贫,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,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,实施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,深入开展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工作,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。
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则包括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,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,推动中职、高职及高校建设,加强基层体育发展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今年民生资金比上年增加200亿
记者注意到,在连续十二年实施民生实事工程的基础上,今年江西继续加大民生实事工作力度,民生实事资金总量约1800亿元,比上年增加200亿元。
数据显示,2007-2018年,全省共筹集财政性资金8140亿元,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筹集资金7200亿元,实施民生实事工程,有力保障了民生资金需求。2018年,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0.1%,比上年提高1.2个百分点。
江西省财政厅厅长朱斌表示,今年的民生实事工程在具体安排上,突出民生政策的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,确保中央政策执行到位,落实省委、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,同时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。
用政府的“紧日子”换取群众的“好日子”
“我省连续13年实施民生实事工程,资金投入逐年加大,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,财政收入放缓、收支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,持续保持每年约200亿元增量的难度非常大。”江西省财政厅厅长朱斌介绍,在安排财政支出上,坚持统筹兼顾、有保有压,要求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各项民生政策应负担资金,不留缺口,保障民生工程资金需要。2019年省直部门一般性支出按照5%的幅度压减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,想方设法筹集资金,用政府的“紧日子”换取群众的“好日子”。
为确保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,江西还成立民生实事工程领导小组,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省直牵头单位。同时,定期对各项民生实事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调度,将民生实事工程完成情况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范围,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市县予以表彰奖励。
此外,加快支出进度,加强监管切实解决基层雁过拔毛、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。同时,对环保、食品药品抽验、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群众关心、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实施重点绩效评价,并将民生实事绩效考核与预算安排相挂钩,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。
51件实事涵盖八个方面
一是就业和创业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25亿元。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就业,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,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,实施高校毕业生“三支一扶”计划,帮助残疾人就业,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。
二是社会保险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285亿元。主要是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,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,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,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,提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水平,为老年人办理人身意外保险。
三是抚恤和社会救助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270亿元。主要是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,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,提高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,开展城乡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工作,提高各类困难群体财政补助标准,提高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生活补助标准,提高抚恤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,做好残疾人照顾服务工作,提高城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,实施临时救助(特别救助)制度,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,统一城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,关爱农村留守儿童,做好养老助老工作,加快推进绿色殡葬改革,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。
四是医疗保障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390亿元。主要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,积极实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扶贫,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,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,实施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,深入开展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工作,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。
五是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390亿元。主要是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,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,推动中职、高职及高校建设,加强基层体育发展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六是住房保障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110亿元。主要是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,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。
七是扶贫开发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190亿元。主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,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。
八是群众生产生活方面,安排财政性资金约140亿元。主要是加强公共场所防护设施建设,加强食品、药品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支持农业结构调整,支持县乡农贸市场建设改造,支持新农村建设,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,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。